- 本會在過去的年度非常密切關注政府就2017年5月最低工資水平進行檢討及調整的事 宜,故此於本年5月20日向最低工資委員會呈交意見書,內容概括如下:
一. 在過去最低工資水平由28元調升至30元後,再由30元調升至32.5元,表面上可為打工仔帶來些微益處,但實際上這微不足道的加幅卻得不償失,加了還等如無加一樣。皆因加幅的金額不能彌補最終所帶來通脹的反效果,物價亦因此一再大幅調升,直接影響基層人士的生計,跟本不足以改善整體生活質素。
二. 如最低工資水平再往上調升,只會形成惡性循環,因通脹及水漲船高的效應下使物價也無止境地飆升。所以大部份從業員對法定最低工資的實施,感到十分無奈,因收入永遠無法追得上通脹,工人本來以為工資的調升是給他一個「盼望」,但最終卻換來一個極大的「失望」和「受害」。
三. 基於現時不少工人已獲時薪超過32.5元,所以就算法定最低工資在2017年即將進行第四度調整,工人其實也受惠不深,甚至只有最低薪的員工有得加薪,嚴重打擊員工士氣。
四. 不少工人已因最低工資立法後被削減工時,實質月薪對基層人士來說是不足以應付通脹。
結論:
事實證明並非最低工資水平調升得越高,工人就得益越多。相反而言,如政府未能有效地控制通脹的升幅,從業員擔心工資水平越高所承受的通脹壓力便會越大,只有企業得益,加劇貧富懸殊的問題,令生活水平不斷下降,基層市民得不償失。所以,本會認為2017年法定最低工資應該適度地調整至不超過35元的時薪水平。
- 本會另一關注的議題是「標準工時」立例,本會幹事代表於6月28日出席了標準工時委員會所舉辦的「工時政策方向諮詢」大會,會上勞資雙方意見分歧。但大體上,環境服務業不支持標準工時立法,原因如下:
一. 如實施標準工時,可能迫使部分企業要員工減人工或減工時,以填補因超時補水而增加的成本,最終員工的總收入亦會下跌,所以工會亦不贊成標準工時立法。
二. 服務業為本港的主要產業,如清潔、保安等,出於營運需要,部分僱員需工作較長時間,但規管工時定必扼殺企業運作的靈活性,影響服務質素。
三. 業界認為訂立清晰的僱傭合約,列明雙方對工時和工資的權責,已可解決大部分勞資糾紛,政府不應過度規管細節。
|